我的黑蟋蟀不太黑(提出問題)
5/16 Friday
我看了逃兵蟋蟀後,發現牠的顏色與其他蟋蟀不同:
圖鑑上的蟋蟀 | 飼養箱的蟋蟀 | 逃走的蟋蟀 |
自然環境,有陽光 | 有時亮,有時暗 | 躲在暗處 |
顏色很深,接進黑色 | 有深有淺 | 顏色很淺,接近淺褐色 |
(圖1) 圖鑑蟋蟀 | (圖2) 飼養蟋蟀 | (圖3) 逃兵蟋蟀 |
我想做一個比較,看陽光對蟋蟀的顏色有沒有影響。
(圖1)
(圖2)
(圖3)
有沒有土壤的差別(觀察)
5/1~5/20
老師建議用土壤當成環境,我覺得是個好辦法,所以我把環境加入土壤的條件,試一試牠們的差別:
衛生紙窩 | 土壤窩 | |
生活方式 | 像實驗的方法 | 模擬自然環境 |
起初成員 | 70隻左右 3mm | 70隻左右 3mm |
飼養箱內 | 碎紙+濕衛生紙 | 土壤 |
食物 | 碎魚飼料 | 碎魚飼料 |
照顧 | 每天噴水在衛生紙上,並補充碎飼料 | 每天噴水在土上,並補充碎飼料 |
五天後 | 約60隻 4mm | 約60隻 4mm |
打掃 | 一星期後才清理,因為小蟋蟀很脆弱,一滴水就可以淹死2-3隻,所以要很小心。 | |
12天後 | 約50隻 7.5mm | 約45隻 7.5mm |
數量減少原因 | 數量多地區小,我常看見大蟋蟀在追小蟋蟀。 有時食物不夠 產卵孵化時間不同,小隻的很容易被吃掉 | 土的區域太小,較大的蟋蟀會搶地盤,把小蟋蟀趕走或吃掉 有時食物不夠 產卵孵化時間不同,小隻的很容易被吃掉 |
20天後 | 18隻 9mm | 15隻 9mm |
數量減少原因 | 蟋蟀長大些攻擊力變強但可以各自躲避,數量減少的較慢。 | 蟋蟀長大些攻擊力變強,而且躲藏的地方分配不足,一直在快速減少中。 |
回家打開大班飼養箱,姐姐嚇了一跳,有一隻蟋蟀剩半隻(圖5),有兩隻蟋蟀已經不動了(圖6),其中一隻是逃兵,還有一隻被翻過來,腳少了(圖7),只剩最後羽化的公蟋蟀,看那樣子好可憐喔! 不過蟋蟀是有牠的生命週期的,這也是沒辦法的,我從帶牠們回來到現在,有58天左右,我也不知道是長還是短,但是媽媽說,等SARS降溫後,才可以四處去找資料,只好這樣了! 不過我覺得牠們互吃的樣子很可怕,也看到動物界中是很殘忍的。 |
|
(圖6)
(圖7)
蟋蟀搬新家(實驗)
5/22~ 5/31
我們的蟋蟀一直在減少中,而且看見大班的蟋蟀一直互相攻擊,所以我們決定幫牠們一起改變家的大小,試試看是不是區域太小了,才會一直減少。(重新平均數量,因為上次土壤環境減少的速度快,所以多放一隻)
另外加入陽光的因素:
衛生紙窩(室內) | 土壤窩(陽台) | |
新家的大小 | 原本33*23*15 [換成] 長74cm*寬52cm*高45cm | |
5/25新分配 | 8隻 最大10mm | 9隻 最大10mm |
新家照片 | (圖8) 鋪碎紙 | (圖9) 以土壤分區域 |
食物 | 魚飼料、鳥飼料 | 蝦米、魚乾、青菜 |
5/26 | 7隻 最大12mm | 9隻 最大13mm |
5/27 | 7隻 最大13mm | 9隻 最大14mm |
5/28 | 7隻 最大14mm | 9隻 最大15mm |
5/29 | 7隻 最大14mm | 9隻 最大15mm |
成長變化 | 5天長4cm | 5天長5cm |
活動力 | 多半是爬行動作 | 很會跳,活動力強 |
數量變化 | 減少1隻 | 沒有減少 |
5/30 | 7隻 最大14mm | 9隻 最大13mm |
意外發現 | 住在陽台的蟋蟀,變短變肥,我覺得好奇怪,不知道明天會怎樣? | |
5/31 | 7隻 最大14mm | 9隻 最大15mm 身長又長回來,而且一樣很胖 |
留言列表